• 相关文章
  • Top 10
读取内容中,请等待...
  • 推荐阅读
  • Top 10
  • 暂无内容

北航学生赴德国开姆尼茨工业大学交换学习心得(二)

    15291402 岳子璇赴开姆尼茨工业大学交换

    在印象中,欧洲人是浪漫、自由、独立、开放的,欧洲是宗教的起源,文艺复兴的发源,启蒙运动的创始和工业革命的主力。可以说,欧洲文化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,都引领着社会进步的潮流。欧洲人对于自由的向往,也成为了很多年轻人所喜欢的。然而,德国在印象中算是欧洲的一股清流,他们严谨,遵守规则,倡导集体主义,有一些和欧洲文化格格不入。

    我就是带着这样些许片面的理解到了德国去交换。刚到德国的时候确实是感受到了德国人的严谨。首先,我到德国的日子是十月三日,正好是德国的国庆节,也就是法定节假日。德国人是非常注重工作和生活区分开的,凡是假日,没有任何商店开门。这点和中国就大不相同。即使是大年三十,也有很多勤劳的中国人,继续运营着自己的饭店或者持续地在单位debug。但是在德国,甚至为此立了法,会处罚在法定节假日工作的人们。同时,德国的工作时间也十分有趣,学校的行政部门在一周当中每天与每天的工作时间都是不一样的。他们严格遵守着工作时间,超过一分钟都不会办理业务。这让习惯了中国加班文化的我觉得非常的不适应。这种对于工作时间的严格遵守,同样适用于其他任何的一对一服务。在德国,想要和老师谈论关于自己的作业或者学习状况,是需要提前预约的,而且通常可能要提前一周进行预约。看病甚至银行开户,都需要提前预约。为此,德国的语言班还专门开设了课程来讲解如何进行预约。预约,这种方式,之前我是从来没有感受到它的存在感是如此的强烈的。也就是近几年看病渐渐有了网上预约挂号的方式。排队,在中国还是居主导地位的。正好刚到德国的时候,需要办理各种各样的手续,于是就强烈地感受到了这种文化上的冲击。

    不过上述的问题总体上属于规则类的,只要了解了,就可以很快适应。通过和当地同学的交流,发现其实有些事也没有那么一成不变,都是可以通过交流来调整的。比如,我们作为交换生,选择了一门德语文学课,这门课程是对应的当地的德语专业大二年级的学生的课程。他们作为母语学习者,本身学习起来就已经有一些难度了,而我们作为外语学习者,听起可来就更加云里雾里。我们希望老师可以允许我们只交作文不参加考试。然而鉴于语言表达的障碍,我们还不敢直接和老师沟通。于是通过和德国本土学生的沟通,他们告诉我们,其实老师们首先英语都很好,其次对于交换生的要求有可能和德国学生的要求不一样,直接和老师交流就好,不会说德语说英语也行。根据德国学生的办法发,我们就英德参半地和老师进行了沟通,发现老师也非常的和蔼,同意了我们的请求。在这个课程的学习过程中,我们也多次和老师进行积极交流,老师也给了我们很多帮助。而且很有趣的是,老师对于中国文化也是非常感兴趣,在课上经常问我们有关中国国情的问题。通过和老师的互动,增加了对于彼此文化的认识。

    但是,并不是所有老师都很和蔼。在另外一个比较文学课上,这门课程只有过和不过,我们希望能够多提交一个作文来获得一个成绩这样才能兑换学分。然而和老师进行多次沟通,老师始终不能放开标准。最后虽然对于课程内容很感兴趣,但是无奈没有继续这门课程的学习。

    两件事对比起来看,发现的更多的,其实是人与人之间、文化与文化之间的相同点。任何一个国家都有恪尽职守的人,也都有喜欢变通规则的人。虽然大家对于德国的印象更多的是一板一眼、遵守规则,但是在德国同样有十分和蔼的老师。很多人都觉得中国人喜欢讲人情、喜欢变通,但是依旧有59.5分不给学生过的老师。所以其实虽然文化会给人很大的影响,但是毕竟都是人,文化与文化之间还是有着很多的共同之处的。

    同样的道理还有另外一个例子。之前一直都觉得欧美的年轻人十分喜欢聚会,有事没事就聚会。但是和我一起去交换的同学的partner(当地学校国际交流处的Buddy Programm,给每个同学配一个伙伴,帮助大家适应学习生活)是个地道的德国人,但是他从来都不去聚会,他就是简单地觉得,聚会很无聊。而我们也认识了,到了德国觉得找到了聚会天堂的中国留学生,基本上有聚会的地方就能够看到他的身影。可见,其实文化对于人的影响,并不如个体的自我认同对一个人的影响更大。

    在德国交换期间,我还结交了许多的国际生,他们来自捷克、克罗地亚、叙利亚等等各个地方。虽然大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,但是相处起来都很愉快。我们会尽量不提对方国家的痛楚。比如和叙利亚的同学聊天的时候,我们不会主动提叙利亚战争,直到他们自己说“我没有办法回叙利亚”的时候,我们才会试探性地问一下,“那你的家乡现在怎样了”。同理,他们也会回避和我们聊台湾问题,直到我们聊流行歌曲的说到“我们和台湾其实文化上同源”的时候,他们会问“那我们可不可以知道,现在台湾政治上算中国吗?”大家都十分友好地交流,能够努力地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,我想这是大家能够和谐相处的根本原因。想必能够选择出国交流的同学们,也都对文化的冲击和认同做好了心理准备吧!

    回国已经近一个月,我依旧和我的partner保持着联系。想必,这也是出国交换带给我的非常大的收获之一吧。不论我们的文化背景如何,我们都是善良、宽容、热情的人。这些人类通用的特质,是我们这个世界能够和谐发展的根源。